印度首艘國產航母正式下水
2013-08-12 16:14:57 來源:法制晚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資料圖
9日,印度媒體迫不及待地宣布12日印度海軍將迎來“歷史性一天”—其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將下水。印度將成為繼美、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個能自行建造航母的國家。最早有望在2018年交付印度海軍。
雖然印度方面說“維克蘭特”號是純國貨,實際上它卻是個“混血兒”,它依靠的是法國設計的藍圖,搭載的是俄羅斯的戰斗機,使用的是美國生產的發動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
印度戰略分析師拉杰夫·沙瑪說:“就我看來,目前"維克蘭特"號所代表的最大意義是,印度終于能自主生產出軍用特種鋼材了。”
印度制造 特殊鋼改良自產
以航母用鋼為例,這是許多沒有航母的國家心中的痛,航母船體必須承受住9級以上風浪,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于美國研制的HY-100特種鋼,這種鋼材被美國政府作為戰略物資,不允許擅自出口。
而印度自2006年高價從俄羅斯進口了特種鋼后加以改良,擁有了自產的特殊鋼材。
法國出的設計圖
印度的造船業從來沒有自行設計過達到這艘新航母排水量一半的大型船只。萌生自建航母念頭后,印度曾尋求國外技術進行設計。
20世紀80年代初,法國海軍造船局曾經為印度設計過一艘排水量為2.8萬噸的防空型航母,現在這艘“維克蘭特”號航母就是以此為基礎改進而來。
其雷達(產品庫 求購 供應)用的是印度海軍常用的俄制“頂板”三坐標雷達。該雷達也安裝在“瓦良格”號上,不過只能作為“中華神盾”雷達的備用雷達使用。
搭載在艦艇上用于攔截來襲導彈、飛機和無人機,且命中率高。
該彈即使在不理想的條件下,抗擊海面3到4米掠海飛行的導彈,也有不錯的命中率。
航母的心臟,也采用了國際市場上非常流行的船用動力系統,美軍主力戰艦“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就裝備此系統,不過,該系統開發于1960年,年過半百的它與印度新時代的航空母艦算得上是老少配了。
航母之所以稱雄海洋,關鍵是它起到“移動機場”的作用。在這一方面,印度航母最多可搭載30架艦載機,主要機型采購自俄羅斯的米格-29K戰斗機等。
然而,作為第三代戰斗機的米格-29K,顯然比起美國的第四代F-35戰斗機,及法國的第三代戰斗機“陣風”,在性能上有不小的差距。
奧托布雷達76mm艦炮的射速高達每分鐘120發,全自動電腦操作機炮,也可以由炮手遙控操作。
該艦炮可作為近距反導彈、空防、打擊水面艦艇以及岸轟支援等多元目標使用。